电解质饮料通常是指含有钠、钙、镁、钾、锌等离子的水溶液。1965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尝试着首次在饮料中添加电解质成分,后将此概念引入中国市场。2003年,宝矿力水特进入了中国市场,但消费者认知度低,并未大幅度打开中国电解质饮料市场。后伴随疫情爆发,消费者更加重视运动健康,促进了中国电解质饮料市场发展。中国电解质饮料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电解质饮料(Electrolyte Beverage) 是指添加机体所需矿物质及其他营养成分,能为机体补充新陈代谢消耗的电解质、水分的制品,该类产品包装上明确标明了“电解质饮料”。
电解质是指人体体内所含矿物质,如钾、钠、钙、镁元素,对于维持人体机能存在重要作用,其功能包括维持人体体液平衡,维持运动机能等。根据《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电解质饮料被划分为功能饮料。除此之外,功能饮料还包括运动饮料、维生素饮料、能量饮料以及其他特殊用途饮料。
随着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电解质水饮料市场将持续显示出巨大的潜能。同时,中国体育产业日渐崛起,尤其是冬奥会将成为运动饮料发展契机。
预计到2023年,中国体育产业总产值能顺利实现突破3万亿元的目标,到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将进一步超过3.5万亿元,增加值也将达1.14万亿元。电解质水饮料市场也跟随逐渐扩大,成为吸引资本入局的重要原因。截至2022年,中国电解质饮料已突破了293亿元的市场规模,过去5年内复合增速达15%,是软饮料市场中增长*快的子品类。
电解质产业上游主要包括饮用水厂商、糖浆厂商和对应电解质化学品厂商;其产业中游包括产品的市场和研发环节,主要参与品牌有外星人电解质水、宝矿力水特、尖叫(等渗版)等;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电解质饮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利润空间也将不断扩大。
电解质饮料行业产业链下游的主要构成包括零售终端、超市、便利店等。其中,零售终端包括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店,如京东、天猫、便利蜂、喜士多等,是消费者购买电解质饮料的主要渠道。
电解质饮料行业规模
中国电解质饮料市场未来五年整体规模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其中2023年其规模预计将达到336亿元。截至2022年,中国电解质水饮料已突破了293亿元的市场规模,过去5年内复合增速达15%。
功能性饮料是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高增长品类,功能性饮料在电商零售终端销售额(指数)同比增长速率38%,新进入功能性饮料市场的消费者数量同比增加25%,因此功能性饮料的增长主要由新进入市场的消费者驱动。
与此同时,电解质饮料在电商零售终端的销售额(指数)同比增长速率为225%,新进入电解质饮料市场的消费者数量同比增加292%,电解质饮料市场的高速增长也由新进入市场的消费者驱动且电解质饮料是水饮市场赛道的新风口。当前从整个行业来看,中国电解质饮料行业*核心的增长驱动力之一是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希望以健康的饮料实现积极的生活方式。
中国7岁及以上年龄人群中,每周至少参加1次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67.5%,较2014年增长18.5%。
体育锻炼人数的扩大,奠定了运动饮料市场群体基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也必将推动中国运动饮料市场不断趋向成熟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运动饮料需求。近年来中国运动饮料市场发展日趋成熟,2021年中国运动饮料行业市场规模达167亿元,同比增长15.97%,未来仍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这为电解质饮料市场增长奠定了基础。
此外,电解质饮料在电商零售渠道的供应量增长趋势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推动中国电解质饮料市场的增长。未来五年中国电解质饮料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电解质饮料的消费群体在原有基础上仍保持增长趋势。女性消费者以在电商零售终端的消费增速为280%,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场在电商零售终端的消费增速平均为345%;
(2)电解质饮料的消费场景趋向于多元化、日常化,更多消费需求被激发。25%的消费者在户外游玩/旅游时选择饮用电解质水,19%的消费者选择在学习/工作时饮用电解质水以维持身体机能;
(3)中国电解质行业属于新兴市场,市场未饱和品牌在消费场景和产品种类上存在创新空间,海外市场有开发潜力。在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下,2022年中国电解质饮料市场行业总规模突破293亿元,并预计保持15%市场复合增长率,于2027年行业总规模突破610亿。